在現場|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如何?記者實地探訪……
2022/04/27
油價上漲,你的出行方式改變了嗎?
今年以來,油價經歷“五連漲”,95號汽油更是打破紀錄,邁入“9元時代”。
2022/04/26
在現場 | 直擊平陽“外防輸入”第一線
2022/04/22
互聯網時代下,傳統實體書店路在何方?
自爆炸式的電商發展影響到圖書行業以來,實體書店的線下銷售模式遭遇了電商平臺的巨大挑戰;自“借書、購書、看書”的傳統界限被打破,書店的概念越來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民眾更喜歡在網上購書、看書。
2022/04/20
記者隨機走訪我縣三家餐飲店,來看情況如何
2022/04/19
拓寬“準入門檻” 收緊管理“緊箍咒”!網約車新規將于5月1日起實施
2022/04/18
條例實行一個多月,外賣封簽成“標配”了嗎?
2022/04/12
攜手迎亞運 共建文明城丨背街小巷何時不再藏污納垢?
2022/04/11
非機動車如何正確過馬路?
4月1日,本網刊登了《只為圖方便省時間?車輛逆行“太任性”》一文,對昆陽鎮部分路段的非、機動車逆行情況作了報道。其中,非機動車在人行橫道逆向行駛引起了讀者的熱議:在人行橫道騎行,也算逆行嗎?怎樣才是正確的?
2022/04/08
我縣約有3000名 “星星的孩子”在長大,未來何去何從?
“聚焦孤獨癥服務:構建社會保障機制,促進服務機構高質量發展”,這是今年“世界孤獨癥關注日”的主題。
2022/04/08
攜手迎亞運 共建文明城 | 文明出游,賞景莫傷景
2022/04/06
停車整治“喜憂參半”, 何時停車才能不任性?
2022/03/29
記者走訪發現,部分場所執行“打折扣”
連日來,我縣持續加大“溫州防疫碼—場所碼”(以下簡稱“場所碼”)使用推廣力度,確保高效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022/03/23
餐飲文明整改效果幾何?力度大 成效顯
2月中下旬,本報對我縣部分餐飲店和學校餐廳的餐飲文明情況作了系列報道,發現多家餐廳存在未配有文明用餐引導員、未設置文明餐桌提示牌、未配備公筷公勺、未定點擺放垃圾桶等問題。那么,這些店鋪和學校餐廳整改到位了嗎?3月17日,記者跟著縣文明辦相關人員走訪了其中兩家,開展不文明現象“回頭看”行動。
2022/03/23
出租車整治成效如何?文明運營絆腳石在哪?
日前,本網先后刊發了《出租車不打表“一口價”》《舊計價器成“擺設”,又要安裝新計價器?》《起步價提高!10月15日起,出租車有了新運價》《有了新運價,出租車打表了嗎?》等系列報道,針對出租車不打表的原因、部門如何監管等作了全面報道。
2022/03/23
公共場所,防疫網織密了嗎?記者暗訪發現,整體情況良好,少數場所存漏洞
當前,面對復雜的疫情形勢,我縣公共場所是否嚴格落實測溫、查驗“溫州防疫碼”,市民是否規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安全社交距離?連日來,記者走訪城區多個公共場所,發現這些場所基本能落實疫情防控新要求,但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還不夠扎實。
2022/03/17
記者追蹤 | 萬全出“妙招”,小廣告有了“安身之地”
前段時間,本網刊登了《層層都有“牛皮癬”小廣告成“遮光簾”》一文,報道了我縣部分居民小區隨意張貼小廣告的現象,其中,萬全鎮萬順家園、萬盛家園的情況最為嚴重,防盜門、墻面、樓梯等處均張貼滿了各式各樣又歪七扭八的小廣告,讓住戶十分苦惱。
2022/03/15
在現場丨你看見“等候區”了嗎?你還會再越線嗎?
2022/03/11
百米長橋成“危橋” !希望有關部門能重建或修補長橋
日前,有讀者向本網反映,稱平瑞塘河綠道萬金村段有一座長橋,橋身破損嚴重,橋面不平整,且橋上無路燈,夜間鍛煉極不方便。該讀者說,平瑞塘河綠道自改造提升后,已成為昆陽、萬全等地群眾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之一,尤其是安裝路燈后,更是不少人夜間鍛煉的首選,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橋身損壞、橋面不平整及無路燈等問題引起重視,確保群眾出行安全。
2022/03/07
層層都有“牛皮癬” 小廣告成“遮光簾”
2022/03/02
“牛皮癬”請規范入“欄 ” 亂貼小廣告最高罰款三萬元
2022/03/02
坑洼路面,終于填平了!市民反映,記者走訪跟進,部門響應......
三個多月來,本網連續跟蹤報道昆陽鎮興工路路面塌陷、修補等情況,先后刊登了《興工路坑洼不平有開裂窨井蓋下沉了十余公分》《下沉井蓋修復又破損坑洼修補待轉暖轉晴》。昨天,記者第四次前往興工路,發現此前報道的路段已全部修復。
2022/03/01
游步道恢復暢通 周邊垃圾仍“堅挺”!部門:將全面清理
日前,本網先后刊登了《積水游步道成了“斷頭路”》《游步道仍舊積水!有關部門:安排人員抽排》,就昆陽鎮城東新區平海大道與飛鰲大道交匯處的橋下游步道積水、疏通等情況作了報道。那么,一個多月過去了,游步道是否徹底暢通了?周邊環境是否得到改善?昨天,記者第三次前往現場走訪。
2022/03/01
頑固的“牛皮癬”,真是太討厭!
2022/02/25
3月1日起,所有外賣都得上這把“鎖”
2022/02/15
在現場丨網約巴士,你約了嗎?
2022/02/14
在現場|每月補1000元 你愿意生二孩三孩嗎?
2022/02/11
記者追蹤 | 游步道仍舊積水!有關部門:安排人員抽排
1月19日,本網刊登《積水游步道成了“斷頭路”》一文,針對昆陽鎮城東新區平海大道與飛鰲大道交匯處的橋下游步道積水情況作了報道。當時,縣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馬上安排人員現場勘查、搶修,確保盡快恢復涵洞的暢通,方便群眾出行。
2022/02/09
“雙減”下,首場大考變化大
本學期的期末考試是“雙減”政策下的第一個期末考試,自然備受關注:怎么考、考什么……記者走訪發現,我縣各校積極探索“雙減”背景下的評價模式,首次嘗試無紙化測試,通過闖關、積分等趣味方式,讓學生快樂地接受一學期的綜合檢驗。
2022/01/24
聚焦疫情防控下的春運:筑牢防線,鋪就平安回家路
春節與春運,如影隨行。
2022/01/21
鐵路平陽站至昆陽沿線不文明現象亟待整改
2022/01/18
積水游步道成了“斷頭路” 有關部門:馬上現場勘查、搶修
近日,有讀者向本網反映,稱昆陽鎮城東新區平海大道與飛鰲大道交匯處的橋下游步道積水嚴重,造成市民鍛煉期間諸多不便,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快清除積水,讓道路恢復暢通。
2022/01/19
文明觀察|該整治了!鐵路平陽站周邊小區不文明現象扎堆
動車站是人員流動性大的公共場所,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往往給人一種“窺一斑知全豹”的感覺。因此,動車站及周邊秩序、環境衛生等情況更是直接關系到一座城市的整體形象和文明水平。為此,記者走訪了鰲江鎮站前小區A區、B區,了解住宅小區的環境衛生、私拉電線、雜物堆放等情況。
2022/01/17
“暖在寒冬 新年圓夢”尋訪挺進第二站
1月10日、1月12日,“暖在寒冬新年圓夢”公益行尋訪活動第二站走進鄭樓小學、順溪中心校、西灣小學,此次尋訪得到了縣人民醫院的助力。
2022/01/14
街上多了許多“禿頭”樹,為什么要在冬天修剪樹木?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小區里的樹木變得光禿禿,往日枝葉繁茂,現在只能看到枝干了,沒有葉子。”
2022/01/11
“斷頭路”何時暢通? 部門:已列入計劃,預計下半年開工
近日,有讀者向本報咨詢,昆陽鎮臨區孔子文化禮堂前的“斷頭路”何時能暢通?
2022/01/11
車站周邊小區,文明指數高嗎?
車站作為一座城市的對外窗口,往往代表著城市的文明形象,而車站周邊區域的環境、風貌更是直接關系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2022/01/10
學科類培訓收費官方指導價1月11日起執行,不得變相漲價
2022/01/07
元旦小長假,不文明現象“煞”了風景!
今年的元旦小長假天氣晴好,激發了不少市民的出游欲望。由于疫情原因,“家門口”的景區成了多數人出游的首選。
2022/01/03
在現場丨“好評返現”行為被叫停 你的包裹還能收到“返現卡”嗎?
2022/01/05
男幼師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幼兒園里的“寶藏男孩”
2021/12/27
熱線直通車 | 家門口能安裝攝像頭嗎?
2021/12/27
城市“門面”,為城市文明加分了嗎?
2021/12/24
在現場|丟的是“垃圾”還是“文明”?
2021/12/21
在現場丨老舊道路升級,路“通”了美了!
2021/12/17
在現場丨紅綠燈被樹枝遮擋 新手司機有些慌亂!記者走訪溝通,部門及時修剪樹枝
2021/12/17
快遞面單時刻在“裸奔”,個人信息隨時被“曝光”
2021/12/15
路燈點亮不及時,不同路段亮燈時間不一致?部門回應:已及時調整亮燈時間
2021/12/14
深一度|物業服務,如何爭先創優?
2021/12/13
疫情防控措施都到位了嗎?記者暗訪發現……
連日來,杭州、寧波、紹興等地相繼出現新冠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格外嚴峻復雜。根據我縣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要科學精準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
2021/12/10
在現場丨問政直通,老百姓關心的這些事!
網友:您好,我縣產假時間有延長嗎?生育津貼的支付是否也有變化?
2021/12/07
這條路讓人步履蹣跚 市民直言“受不了”
日前,有讀者向本報反映,稱鰲江鎮東江村楠盛產業城前的道路旁,堆著許多鐵板,不遠處碼頭有個沙場,
2021/12/06
平陽文明餐桌情況如何?記者實地走訪發現……
11月26日,本網登載了《“小餐桌”有了大改觀文明餐飲成“新食尚”》一文,當時,記者分別走訪了百歲我家酸菜魚(百悅廣場店)、望海魚館(匯水河路)、縣政務服務中心食堂、
2021/11/30
在現場丨企業消防安全過關嗎?近日,記者走訪發現—— 隱患多,安全意識弱
消防安全無小事。
2021/12/01